本帖最后由 碧野朱桥 于 2020-3-7 17:48 编辑
律诗基础知识第二讲作业
梅17-碧野朱桥
一、从唐诗三百首中,找出一首你认为有风骨的律诗。并指出,风骨在哪?且指出诗是以什么命题的。
西赛山怀古 唐 刘禹锡
王濬楼船下益州,金陵王气黯然一收,
千寻铁锁沉江底,一片降幡出石头。
人世几回伤往事,山形依旧枕寒流。从今四海为家日,故垒萧萧芦荻秋。这是一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。首联写对历史的回顾,用简练概括的笔墨写到发生在西塞山一带的一场叱咤风云的战役,开篇展示了一幅壮阔的历史图景。气势非凡。益州刺史王濬率领精锐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,直取吴国都城金陵,以完成统一大业。一个“下”将一种居高临下,浩浩荡荡的气势烘托得恰到好处,“黯然收”预示着吴囯命运的终结。颔联写吴国溃败与投降的场景。一个“沉”写出了吴国在气数上的垂死挣扎,下句的“降幡”一词含有嘲讽的意味。诗人是想表明,一个国家政权的巩固,靠的不是坚固的防守和地势的险要,而是人心。如果失去了人心,任何外部条件形同虚设。颈联写出了历史的更替和西塞山的超然物外。概括了南朝三百余年间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。一些英雄霸主一心想要凭借地势取胜,却忽略了“人心”这个最为核心的因素。不免有可悲的下场。尾联写诗人的概叹和对当世的委婉规劝。用饱含褒奖的口吻赞美大唐基业的坚实统一。另外“四海为家”也表明了诗人拥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。往日的军事堡垒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早已变得荒芜,破败荒凉的遗迹成了六朝覆亡的见证与象征。本诗吊古抚今,表面上是写历史的变迁,世事的无常,实际上与唐朝当局藩镇割剧,各自拥兵自重多年。表现了诗人深深的隐忧及浓郁的家国情怀和高瞻远瞩的个性风骨。全诗寓意深刻!发人深省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