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海燕 于 2018-2-28 23:35 编辑
高词二班第二十讲作业慧组长海燕
1、依毛滂体或苏轼体填《水调歌头》一首。
题目韵部不限,自己审词牌, 要求自评互评。
水调歌头 雏燕别巢去,展翅欲高飞, 历经风雨磨难,练就傲人姿。
执手春风堪醉,放眼千山滴翠,碧水带斜晖。整日柳堤上,梳羽欲为谁。 过平野,栖老屋 ,望天涯,浅吟渡岁,长向花处理愁丝。
生不逢时难贵,人也失意无味。静卧暖巢思,过往尘中里,何处不须眉。 2、审词牌苏轼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,要求只写词牌总结即可。 《水调歌头》明月几时有总结:
此词双调:共19句95字,上阕9句48字,下阕10句47字。
上下阕押四平韵,前段第五、六句,后段第六、七句,间入两仄韵
句式:556566555;3334766555。
感情色彩:气势雄浑,宜用以抒写激奋情思。
对偶:上片最后两句对偶,下片第一,二句,6.7句对偶
其七字句属特殊带拗句式。平仄都不能作太大改动
不然就失去其特有的拗味。不管是何种句式,上下片最好一致。 3.赏析苏轼的水调歌头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,表达了对胞弟苏轼的无限怀念。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,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、亲人千里、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,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,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,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,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。 上片望月, 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: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——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,把酒相问, 接下来两句: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”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,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。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,所以月才这样圆、这样亮。他很想去看一看,所以接着说:“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他想乘风飞向月宫,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,受不住那儿的寒冷。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,“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!”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,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!下片怀人,即兼怀子由,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,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。“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月圆而人不能圆,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!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: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”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,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?相形之下,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诗人把笔锋一转,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: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”人固然有悲欢离合,月也有阴晴圆缺。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,有亏损残缺的时候,她也有她的遗憾,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。既然如此,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?词的最后说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“婵娟”是美好的样子,这里指嫦娥,也就是代指明月。“共婵娟”就是共明月的意思,
|